不正当竞争知多少 | 系统解读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2022/04/24  来源:CCFA

分享到

政策解读视频已上传至“连锁”APP,请大家点击如下链接观看。

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上)

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大幅扩容,线上线下市场加速融合,市场力量的竞争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多种多样,给行业的有序、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


举例来说,旧版《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适用一直受到较多的争议,由于法律本身的滞后性,以及条款适用规则较为模糊,本身无法穷尽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大量新型案件通过第二条找突破口。2017至2021年,我国新型经济模式“百花齐放”进入高速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适用第二条进行维权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占到同类型案件总数的80%以上。最新修订版《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第二条进行了完善,扩充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界定了经营者的概念,同时增加了“消费者“,体现出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从传统的经营者保护发展过渡到经营者、消费者、公共利益“三叠加”保护的职能。


此外,各种竞争行为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难度不断加大,对我国司法提出新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最新修订版《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于2022年3月20日起实施,内容上相较此前的规定具有较大的丰富,不仅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进一步解释,明确了适用规则,还对各种竞争行为的认定做了更为宽泛的解释,并明确了与知识产权等专门法规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防范不正当竞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为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邀请了兼具理论研究和实务操盘经验的专家——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吴长军教授,从法律适用和判罚角度,对照解读《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司法解释》,系统阐释了我国常见的不正当行为类型、主要特点、判罚依据及典型案例,为企业应对各种不正当纠纷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公平竞争。


疫情多地散发,对部分企业代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协会鼓励大家坚持学习,丰富认知,为疫情后的顺利工作打下基础。